杏彩(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名单公布济南1人入选_泉城新闻_大众网—杏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400-555-4400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名单公布济南1人入选_泉城新闻_大众网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曲晓妮获评先进个人,成为济南市唯一入选者。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名单公布济南1人入选_泉城新闻_大众网(图1)

  10月31日,接受采访时,曲晓妮笑称“刚从‘非遗博览会状态’出来,这不又开始投入到下一个活动中了。”刚刚过去的10月,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又一次在济南成功举办。打造“泉润非遗”十大品牌活动,选数百名“泉城非遗人”,建设千个“泉城非遗坊”,培育万名“泉城非遗娃”……“作为济南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的一名参与者、推动者、践行者,我深感荣幸,倍感珍惜,今后也将继续努力。”曲晓妮说。

  曲晓妮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已有12年,在中国非遗博览会、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全国非遗扶贫工坊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以及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会等重大非遗活动中承担了大量策划、组织工作,成绩显著。她说,最高兴的是,在济南,非遗的可见度越来越高,可看、可听、可知、可感的非遗体验也正在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美好生活。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名单公布济南1人入选_泉城新闻_大众网(图2)

  的确,现在,非遗已成为济南的又一张亮丽名片。济南传统文化厚重,非遗资源丰富。据统计,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拥有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108项、市级项目565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人、省级68人、市级278人。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非遗的生命力则在于传承创新。

  近些年,从非遗大市到非遗名城,济南一直在努力前行。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济南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健全非遗保护工作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非遗名城”的实施意见》,并配套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1+3+N”(政府部门+非遗保护中心、非遗馆、非遗协会+研究、设计、传播等各类社会组织机构)非遗工作队伍体系作用,逐步构建起市区(县)联动、部门统筹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格局。

  杏彩体育 杏彩平台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名单公布济南1人入选_泉城新闻_大众网(图3)

  打造品牌活动,加强传承传播,让非遗“活”起来。发挥中国非遗博览会多次在济南举办的优势,大批非遗项目长期来济参展、在济落户,成为宣传非遗保护理念、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引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平台。打造“泉润非遗”品牌,举办济南非遗购物节、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创意设计大赛、非遗技能比赛等十大活动,形成集传承、传播、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体系。命名百名“泉城非遗人”,开展“泉城非遗人”评选,建立起非遗传承人、传播人、研究者等人才矩阵。培养万名“泉城非遗娃”,与市教育局联合出台相关政策,构建“一校一项、一校一特色”非遗教育格局,培育了馆驿街小学、南上山街小学等一批曲艺、京剧校园。

  大力推进“非遗在社区”,命名非遗示范社区15所。通过建设传习所、筹建名家工作室,命名一批“非遗社区学堂”,推动“非遗在社区”不断向基层延伸,呈现出社区与传承人共建、非遗成果群众共享的蓬勃发展局面。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名单公布济南1人入选_泉城新闻_大众网(图4)

  通过场景移动、跨界互动,让非遗“潮”起来。近几年,济南坚持把非遗传承与现代生活美学串联起来,使非遗从“技术传承”转向“创意传播”,利用“非遗+”的思路让非遗走进高校、走进影视、走进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济南皮影戏与某巧克力品牌合作,将孙悟空的形象印刷在巧克力外包装上,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获取皮影制作教程,以可感知、可参与的形式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商河老粗布通过非遗产品电商直播基地,吸引了30多万粉丝关注,还教授学员140多人,带动周边就业人口达3000余人。

  打造“寻迹泉城非遗”旅游品牌。推出一批非遗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品牌活动,按照A级景区标准,开发建设阿胶文化展馆、百脉泉酒文化展馆等30余个非遗主题展馆。推出“扁鹊故里”中医药研学之旅、“黄河古韵”民俗感受之旅等8条非遗旅游线路,泉·民艺获评省级非遗旅游线路。打造莱芜鹁鸽楼全省首家非遗主题民宿,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策划举办趵突泉花灯会、千佛山庙会等非遗品牌活动。“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让城市更美好”获评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名单公布济南1人入选_泉城新闻_大众网(图5)

  通过文化创意、数字赋能,让非遗“融”进当代生活。持续三年推动非遗研学寒暑假月活动,每年有80余非遗传习场所参与,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体验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济南皮影戏、济阳鼓子秧歌、酱肉制作技艺(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传说、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等诸多内容,涵盖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遗项目,广受好评。现在,研学已成为推广传播非遗的重要途径,也成为非遗项目创收的重要渠道,有的项目研学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0%以上。

  支持非遗项目向品牌IP发展,打造147个“泉城非遗坊”,构建非遗推广路径与品牌创新转化的平台。涌现出了通过AI赋能让阿胶生产实现数字化智慧化的山东福胶集团,打造莱芜口镇南肠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非遗工坊、儒学讲堂三位一体新场景的山东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章丘铁锅锻打技艺短视频+直播联动实现流量提升与转化增量的济南三环厨具有限公司,通过对莱芜东大传统服饰进行数字化改造、设备更新,实现个性化生产,打造更多适合年轻人工作岗位的山东东大服饰有限公司等一批“非遗转化”民营企业。

Copyright © 2010-2024 杏彩印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004968号  浙公网安备33020302000918号